有时候在办公室聊起编制考试,常常会听到一句话:
“现在能上岸的,真没一个是水货。”
听着好像夸得有点过,但仔细一想,还真是这么回事。
你别看有的人高考时成绩一般,大学上的是三本,甚至还有人一毕业就没找到好工作。
但几年后,转个身,教师编顺利拿下。
你以为这是运气?
说实话,现在这年头,光靠运气,真考不上编。
别的不说,看看每年报考人数就知道了。
一个普通的中学教师岗位,动辄就是几十上百人报名,尤其在城里,一个岗位有两三百人竞争都是常态。
能在这么多人里杀出来,哪有“水货”这个说法?
能考上教师编的,哪个不是实打实拼过来的?
01|能上岸的,都是狠角色
我们办公室有个年轻老师,是去年刚上岸的。
他复习那年每天早上六点起床,一直到晚上十一点才休息,整个备考期间,微信朋友圈全关,旅游计划取消,朋友聚会一个没去。
连家人都说他“不正常”了。
但你要知道,他这不是不正常,是自律到极致。
每一天都有计划表:背诵什么内容、刷多少题、错题怎么整理、晚上复盘哪里不牢固,全都安排得明明白白。
人家说“自律给我自由”,说的就是这种人。
他把一年时间过成了别人三年的效率,不上岸才奇怪了。
这类人,哪怕高考时不是最优秀的,但考编时一定是最努力的。
要说他们是“水货”,真是对不起他们熬的每一夜、刷的每一套题。
02|真正上岸的,都有硬实力
考教师编,笔试加面试,样样都不能拉。
现在的教师编考试,真不是随便背几道题、刷两本资料就能搞定的。
第一道大关是“教育基础知识”,也就是你必须掌握教育学、心理学、教育心理学、新课改理念、法律法规、教师职业道德等等。
别看这些内容听起来“老生常谈”,但考试时全是活题:简答题、案例分析、论述题……
考的不是你有没有看过,而是你能不能说清楚、写明白,能不能结合实际做出分析。
第二关是“学科专业知识”,报考语文、数学、英语,就考你整个中小学甚至部分大学阶段的核心知识体系,
有些城市(比如深圳)还会出高难度的教学设计、教育论文题型,直接看你有没有真功夫。
说白了,这一关拼的是你多年积累的底子,不扎实,根本不可能得高分。
第三关叫“公共基础知识”,包括政治、经济、法律、科技人文、时政、写作……
这可是横跨多个领域的综合能力测试。
有时候一张卷子题型五花八门,单选、多选、填空、公文写作全都上阵。
一个不小心,思路一乱,分数就大打折扣。
所以,现在考教师编,不仅考记忆力、理解力、分析能力、表达能力,还考综合素质和应试能力。
真正能上岸的,必须是能扛事儿、能抗压、能下苦功的“狠人”。
03|上岸的人,脑子都清净
还有一类人,看起来没那么“猛”,但特别有定力。
备考期间不瞎想,不焦虑,不三天打鱼两天晒网。
我们学校有个编制老师分享经验说,她复习的时候只做两件事:复习+锻炼身体。
每天一小时锻炼,其余时间就安心看书、做题。
她说:“别人在刷短视频、刷剧、旅游,我在复习。”
她不比谁聪明,但她比谁都专注。
现在很多人考编失败,不是因为能力差,而是脑子太乱了。
今天怀疑自己是不是适合当老师,明天又想着要不要换赛道;
今天看到朋友旅游晒图心痒痒,明天又想着要不先找份临时工凑合一下。
脑子里装不下专注,怎么能挤进编制的门?
04|公平透明,靠的是实力
还有人喜欢说,“他肯定是走后门了,不然怎么能考上?”
但现实真没那么多“门”。
现在不管是教师编还是公务员,笔试监控录像、实名安检、标准化流程、面试双盲,全都一步到位。
你走不走后门,电脑才不管。
面试抽签进场,考官根本不知道你是谁。
尤其教师编,很多地方直接统一面试打分系统、匿名评判,想操作都没机会。
说句实话,能真正靠“关系”进来的,根本不会选择这种公平考试,他们早有别的门路了。
敢来参加公开招考的,大多数都是普通家庭的孩子,靠自己一步步拼出来的。
05|上岸不是终点,而是起点
当然,也有一些人上岸以后就“躺平”,觉得人生已经封神了。
但真不是这么回事。
考得好,不代表工作就一定干得好。
进了教师编制的门,是另一场比赛的开始。
咱们见过不少老师,上岸后迅速成长,备课认真、班级管理有方法,几年就成骨干;
也见过上岸就懈怠的,浑水摸鱼,混日子,最终走向平庸。
如果说考试拼的是基础和能力,那工作拼的就是责任和执行力。
能不能扛起教书育人的责任,决定了你能不能真正成为一名好老师。
写在最后
别再小看那些能考上教师编的年轻人了,他们一个个都是狠角色、硬实力、高自律。
没点真本事,现在真考不上编。
与其去质疑别人的“运气”,不如低头看看自己是不是也可以做得更好。
教师这条路不容易走,但走上去的每一步,真的都是踏踏实实、汗水铺就的。
愿每一位还在路上的你,也能坚持到底,早日上岸。
因为,只要你真拼了,未来一定不会辜负你。
财富牛配资-国内十大配资平台排名-配资优秀股票配资网站-可靠的配资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