懂车帝干了件大事,联合央视以及相关部门做了一场辅助驾驶测验。测试囊括了市面上几乎所有带高速领航辅助的车型,场景包含施工道路、路线异常侵占、动物入侵等,甚至他们还包下了一条高速。不禁感叹真是财大气粗啊,推荐去看看原片。
结果嘛……我想这部电影中桥段是极其贴合的。
这次测试不仅击碎了高阶领航辅助的美颜滤镜,更是撼动了自动驾驶的地基——端到端模型。
“端到端”并不是汽车从A点开到B,而是指一个AI模型只需要输入原始数据,就能得到结果。
拿“象棋”举例,从前的AI你需要逐条的输入大量的指令,比如“中炮对屏风马”、“中炮对顺手炮”等等。
展开剩余73%而端到端的AI模型,只需要告诉它基本的象棋规则,其余的由它自己去琢磨。看棋谱、研究人类的对局以及大量的自我对弈,最终会变成一位象棋大师。它不仅会设计陷阱、制作骗招,甚至还会利用心理学,总之不择手段地去获得胜利。
简单说端到端的AI模型更聪明,不需要逐一告诉它规则,并且还能不断的迭代进化,一定是未来AI发展的方向。
而放在辅助/自动驾驶领域,也是一样。只要告诉它一个底层的规则,剩下的就通过海量的数据去学习。但现在的问题是,底层规则是什么?训练对象又是谁?
或许你会想:这简单,交通规则便是辅助/自动驾驶的底层逻辑。但稍微一琢磨便发现了漏洞。棋类游戏的规则都很简单、且不容质疑。但交通规则,首先复杂是肯定的,其次似乎也并非不容质疑。
在驾校都背过交规,比如转弯让直行、辅路让主路、行车靠右、左侧超车、变道要打灯、看到他人灯号要礼让,等等等等!但实际道路呢,显然回到了丛林法则,胆子大的才有路权。高速上往往最右侧才是超车道、而转向灯也变成了后车加速器。
交通法规、执法理念、驾校培训与汽车的发展严重脱节。导致的结果是,新手司机肆无忌惮的乱开,即便高速逆行这种严重危害交通安全的行为也就扣12分,罚200元。而“老司机”则凭借“经验”随意插队、走应急车道。
在这种环境下训练出来的辅助/自动驾驶模型,要么保守到无法使用,要么就成为一个鸡贼的"街溜子"。
现实结果显然偏向后者,记得一次参加某品牌的发布会时,他们就拍着胸脯大赞到,自己的产品如何如何聪明,会压线、会借道、会从右侧超车。显然像“老司机”是一件值得炫耀的事情。
但“老司机”真的是个好的学习对象么,其背后的潜台词:能够在处罚的红线上跳舞,违反规则但不受处罚,最大限度提升自己的通行效率。
从懂车帝的测试以及我个人体验也能印证这一点,越接近端到端模型的车,行为越激进。典型代表就是特斯拉的FSD,它是国内市场中唯一真正的端到端模型,其他品牌还是需要在端到端的基础上,写很多具体的规则来约束车辆的行为。
特斯拉的表现完全以效率为先,不太在乎规则,左转道直行、实线变道常有发生,当时也吓我一跳。
这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,车企想在辅助驾驶上压对手一头,就必须不断突破规则。用一些小聪明、小手段,来突显自家产品“老司机”的摸样。到头来交通规则在辅助驾驶系统的决策中优先级降低,车自然会变得更加富有侵略性,这不是一件好事。
所以从辅助驾驶迈向自动驾驶,“交通环境”这个土壤至关重要,如何治理自然需要更严苛的法规,辅以更先进的执法理念。如若不然,即便车企不断迭代新技术,把自动驾驶这座大楼建设的再雄伟、装修的再华丽,地基是软的,一切都是镜中花、水中月。
回到现阶段的驾驶辅助,懂车帝还是太善良了,只要停下来不撞车就算是通过。但在高速公路上停车绝对是作死行为,要我说除了那台运气好的M7,没有一个合格。类似“辅助驾驶不等于自动驾驶”“别拿生命开玩笑”这种话已经说得太多了。“良言难劝赴死鬼,慈悲不度自绝人”依然是亘古不变的真理。
只是觉得荒唐,网络上所有人都在振臂高呼:安全!安全!安全!车辆的被动安全指标已然成了第一购车需求。而现实中,好像都背着“复活甲”,开车横冲直撞,自己的命就跟闹着玩似得。从这个角度看,我还是大力支持驾驶辅助的,即便它有各种漏洞,但依然比多数司机开得好、守规矩!
发布于:上海市财富牛配资-国内十大配资平台排名-配资优秀股票配资网站-可靠的配资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